忠義蘇府王爺廟位於淡水河出口處,隔著淡水河與觀音山相望。相鄰砲台公園(北門鎖鑰砲台)、淡水高爾夫球場與紅毛城;步行約20分鐘即能到達漁人碼頭。是西淡水最具規模的王爺廟宇。

 DSC00046

  淡水河口

蘇府王爺廟正龕主祀蘇府王爺,從祀王爺媽、青山王爺、龍邊配祀關聖帝君、虎邊配祀霞海城隍、福德正神,主龕下邊一對石獅、五營頭、王爺船及虎爺。

蘇府王爺據說出生於廣東, (因為早期之乩童只會說台語,可是被附身的人有時候會用廣東話) 在明朝時高中進士,晉升官位至七省巡按(才有配備王船)。

 DSC02733  

(舊神龕~正殿主祀~蘇府王爺)

蘇府王爺為西淡水地區的漁民虔誠的供奉著,可以說是這地區最具有代表性的廟宇。據說,在乾隆末年,有一個人恭奉著蘇府王爺的神像從唐山度台的船,在金包里,也就是現在的金山鄉外海遭遇暴風沈沒,只有一位名叫謝九的人獲救,他抱持著王爺神位登陸來到了淡水。後來在淡水發生瘟疫厲疾,有賴王爺趨瘟解災,而漸漸擁有許多的本地居民崇祀,神位也由民宅中移出至信徒集資建造的廟宇中。

 

另一說法則是蘇府王爺廟中的神像是從廣東來的,神像原本供奉在船上,隨船航行,保佑船上漁民,這尊王爺像就是在多家船隻中傳來傳去,一個機緣之下,蘇府王爺就隨船來到淡水,原本供奉在一般民戶,後來信徒聚資建廟,才成為今天的蘇府王爺廟。

蘇府王爺廟是早期油車口聚落的發展中心,這座蘇府王爺廟早在道光年間就由居民共同聚資建廟,(當時之型式非常簡樸,而稱水陸廟。) 並於清咸豐三年向政府登記。(後來更改為蘇府王爺廟)。到了民國47年重新改建;於48年完工即是現在廟之雛形。(忠義宮蘇府王爺廟之名稱是當年更改的)往後幾十年來增修龍柱、拜亭…等等而至今日的華麗景況。

  DSC01575    DSC01578    

蘇府王爺廟廣場

蘇府王爺神蹟有印證的時間相傳光緒十年(1884)中法之役,法軍強行登陸,在中崙一帶激戰,王爺顯靈,遣神兵助陣,懼退敵兵。事後,駐守油車口砲臺(今北門鎖鑰舊砲臺)清兵,為了感謝神恩,每逢初一、十五,必以盛儀,來廟祭拜。當時駐軍提督章高元並敬獻「威靈赫濯」匾額,今仍懸於廟內。

  IMAG0332  

清朝 淡水守將 提督章高元 敬獻

 

蘇府王爺最重要的慶典在農曆九月九日舉行。每年農曆八月初一就會決定王爺慶典時所需王船的尺寸、隨船王爺穿著、隨船水手人數和穿著,以及準備供給王船的柴、米、鹽等的數量。於九月初八早上即有「過火」活動,就是將各神像及器物安放於神轎中或是信徒捧在手中,行走過火堆,其用意在於清淨神物。

DSC00231  

  農曆九月初八 過火儀式~~

過火結束後接著是王爺「遶境出巡」--王爺遊行的隊伍經過各大街小巷;只要信眾設有香案祭祀者,不論地方如何偏僻或者處於窄巷內,王爺神轎一定前往巡視,並會將在將住聚各方的邪靈惡煞收服。

蘇府王爺的燒王船儀式與一般寺廟燒王船的盛況不太一樣,因為王爺是要將收服之邪靈惡煞一併用王船送走,所以會選擇僻靜之地(海軍軍營附近),儀式中非相關人員皆不希望觀看,以防不利-由此可見王爺愛惜人民的恩澤。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淡水忠義宮蘇王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