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車口福德正神

(2013年 蘇府王爺廟入火安座 攝 )  

【左 中崙土地公 中 油車口土地公 右 大庄埔土地公】

地神,又有各種稱謂包括 伯公、大伯公、福德正神、福德老爺、土地公公、土地伯公、福德公、土地公, 地主爺, 土地爺、福德、土公、土地、土伯、土正、社神、社公、社官等。

周朝一位官吏張福德,生於周武王二年二月二日,自小聰穎至孝,三十六歲時,官朝廷總稅官,為官廉正,勤政愛民,至周穆王三年辭世,享年一百零二歲,有一貧戶以四大石圍成石屋奉祀,不久,由貧轉富,百姓咸信神恩保佑,乃合資建廟並塑金身膜拜,取其名而尊為「福德正神」,故生意人常祀之,以求生意發展。

忠義宮福德正神  

(2013年 蘇府王爺廟諸神換新衣 福德正神 攝 )

 土地神乃中國民間信仰普遍的神之一,主要流行於漢族地區,部分受漢文化影響的民族也有信仰。土地神屬於民間信仰中的地方保護神,是具有福德的善鬼神;在中國大陸,中華民國時期及之前,凡有漢人群居住的地方就有供奉土地神的情景。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祭祀土地神即祭祀大地,現代多屬於祈福、求財、保平安、保農業收成之意。土地神也是道教諸神中地位較低,也是與人民較親近的神祇。

DSC01600

(2013年 油車口土地公諸神換新衣 福德正神 攝 )

中國自古就有土地神的崇拜,。《春秋公羊解詁》云:「社神者,土地之主也」;《通俗篇》則載:「今凡社神,俱呼土地。」《左傳.昭公二十九年》云:「社稷之神為上公。」杜預解釋之曰:「用幣於社,謂請教於上公。」《後漢書.方術傳》亦有社公之名。後世遂稱之為土地公。《春秋左氏傳》載,炎帝十一世孫句龍,因為平定九州有功,官居后土之職,並封為上公,他死後祀之為「社」,而成為土地公。 《左傳通俗篇》有云:「凡有社里,必有土地神,土地神為守護社里之主,謂之上公。」。

DSC01604  

(2013年 油車口土地公諸神換新衣 福德正神 攝 )

所謂土地神就是社神,其起源是來是對大地的敬畏與感恩;說文解字:「社,地主爺」,顧名思義,社就是土地的主人,社稷就是對大地的祭祀,又有后土之說;《禮記》:「后土,社神也」;史記·封禪書:「湯以伐夏,祭告后土」,後漸由自然崇拜轉化為人格神;禮記祭法:「共工氏之霸九州也,其子曰后土,能平九州,故祀以為社。」,此似為社神人格化之始。祭拜土地神的日子稱為社日,分春社和秋社。

DSC01602  

(2013年 油車口土地公諸神換新衣 福德正神 攝 )

 一般來說土地神是基層的神明,專家學者認為土地公為地方行政神,保護鄉里安寧平靜。也有學者認為其屬於城隍之下,掌管鄉里死者的戶籍,是地府的行政神。若縣長為土地公加冠晉爵,代表加冕授階,戴上官帽後的福德正神,晉升到相當於()城隍爺的位階。

DSC01863  

(2013年 蘇府王爺廟入火安座 攝 )

【福厚光明心秉正 德森松茂顯靈神】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淡水忠義宮蘇王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