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車口關聖帝君  

(2013 蘇府王爺聖誕祈安繞境~關聖帝君 ) 

關聖帝君 (? - 219) 名「羽」字雲長,本字長生,三國時河東(今山西解縣)人。生於漢桓帝永壽二年六月廿四日,卒於漢獻帝建安二十四年十二月七日。靈帝建寧二年,關聖帝君因殺了仗勢凌人的強豪而亡命奔走涿郡,與劉備、張飛一見投緣,結為異姓兄弟,同心協力,救困扶危,上報國家,下安黎庶,三人莫不忠肝義膽,表現英雄本色,尤其關聖帝君千里尋兄、華容釋曹、秉燭達旦、水淹七軍、單刀赴會,其他諸如佐先生滅黃巾、破曹軍、定西蜀、督荊州、處處表現其大仁、大勇、大智的精神,而其忠義大節,更為後世崇敬,因其為人忠直仁義,廣受民間崇祀,尊其為「關公」、「關夫子」。歷朝皆有加封,宋時封為「王」,明封「大帝」,清乾隆間詔改其諡為忠義。亦稱為「關帝」、「關聖」、「關聖帝君」、「武聖」。

DSC01458  

(2013年蘇府王爺廟~關聖帝君 二鎮 )

關聖帝君在世特殊故事情節

千里尋兄 仁也
華陽放曹 義也
保嫂秉燭達旦 禮也
水淹七軍 智也
單刀赴會 信也

可見關羽由一員武將而升為"王",升為 "帝"以至"大帝",其原因就在於,對於封建統治者來說關 羽勇武、忠義,這正是維護統治階級利益所需要的。忠者, 忠於皇帝;忠於主子:他降漢不降曹,不留戀高官厚祿,千裏走單騎回歸劉皇叔,忠心摯誠信義有加。義者,忠於朋 友:不忘桃國之盟;患難與共,生死相隨。勇者,關羽勇力 過人;于千軍萬馬中取上將首級如探囊之物,號稱萬人 敵。而且關羽平日喜好《左傳》,其言其行合乎事禮,具備文稻武略,不愚不莽,又象貌堂堂因而關羽幾乎兼備了 中國封建社會大丈夫的全部美德,以勇立功;以忠事主; 以義待發。立業、立身、立名正契合了封建社會統治階級的心理。

DSC01707  

(2013年蘇府王爺廟~文衡聖帝 鎮殿 ) 

與統治階級的心理認可及實際需要相應,普通百姓祈望他們的生活平安、富足,人際交往屬重義氣,講信用。希望能有一位有成有靈的善神來主持公道保護他們。而 關羽威武高大手握青龍僵月刀,橫刀立馬的英雄形象以 及被皇家一封再封的極大威靈,足以一正壓百邪。民間還信奉關帶有"司命祿、佑科舉、怯病除災、驅邪避惡、巡察賓司乃至招財進寶(武財神)、庇護商賈"等多種法力。所以長期以來,各行各業、婦儒長幼,對"萬能神"關聖帝君無不頂禮膜拜。甚至關羽這一超級偶像還可以跨越時空,伴隨炎皇子孫遠涉重洋,進入二十世紀電子時代的異城中,這種自上而下對關公神威的精神依賴沉澱為一種極為穩固的漢民族人民的文化心理。

DSC01525 

(2013年蘇府王爺廟~關聖帝君 諸神 )


歷代敕封

東漢獻帝 建安五年(200年) 封漢壽亭侯
東漢獻帝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封前將軍漢壽亭侯
蜀漢 後主景耀三年(260年)謚壯繆侯
北宋宋徽宗崇寧元年(1102年)忠惠公
北宋宋徽宗崇寧三年(1104年)崇寧真君
北宋宋徽宗大觀二年(1107年)武安王
北宋宋徽宗宣和五年(1123年)義勇武安王
南宋宋高宗建炎二年(1128年)壯繆義勇武安王
南宋宋孝宗淳熙十四年(1187年)壯繆義勇武安英濟王
元泰定帝天曆八年(1335年)顯靈義勇武安英濟王
明神宗萬曆四十二年(1613年)三界伏魔大帝神威遠鎮天尊關聖帝君
明思宗崇禎三年(1630年)真元顯應昭明翼漢天尊
清世祖順治九年(1652年)忠義神武關聖大帝
清世宗雍正三年(1725年)三代公爵、聖曾祖、光昭公、聖祖、裕昌公、聖考、成忠公
清高宗乾隆元年(1736年)山西關夫子
清高宗乾隆三十一年(1767年)靈佑二字
清仁宗嘉慶十八年(1813年)仁勇二字
清宣宗道光八年(1828年)忠義神武靈佑仁勇威顯關聖大帝
清德宗光緒五年(1879年)忠義神武靈佑仁勇威顯護國保民精誠綏靖翊讚宣德關聖大帝

 

DSC01668  

【允文允武王侯幾見稱夫子 克忠克義虎將如斯乃聖人】

(2013年蘇府王爺舊廟~關聖帝君  )

DSC01564  

【志在春秋功在漢 心同日月義同天】

(2013年蘇府王爺舊廟~關聖帝君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淡水忠義宮蘇王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